网站公告:
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《解深密经》敬请关注!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《唯识三十颂》敬请关注!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,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。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,将分别与大家见面。 其目的是:同沾甘露相互共勉。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《录音下载》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。学习经论: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(依《成唯识论》为主,包括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、《五蕴论》、《八识规矩颂》)《摄大乘论》、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相关经典 1.阿含经典 选学 2.般若经典《金刚经》 《心经》 《维摩诘经》 3.了义经典 《楞伽经》《华严经》选学 4.中观类 《十二门论》、《中论》 5.祖师类 《六祖坛经》、祖师语录、禅宗公案 6.圣言量
当前位置:唯识,唯识学,唯识学网,马友生,马老师讲经,唯识二十论,唯识三十颂,金刚经释义 -> 经论(原文)

TOP

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八十七(三)
2019-12-10 15:19:03 来源: 作者: 弥勒菩萨说 【 】 浏览:1609次 评论:0
谓我当无;于不应怖妄生怖畏。尚不起乐,况当能断。又于是处由二因缘不应生怖:谓唯有心住四识住,有转有染;又唯有心断四识住,无转无染。复有四依:谓色受想行。复有四取:谓于欲见戒禁我语所有欲贪。复有二缘:谓若所缘及若能缘。复有六识:谓眼识等。复有二识住:谓烦恼缠住及彼随眠住。此中诸取增上力故;以不如理分别为先,由我我所邪境界取,由缘自相境界之取,由俱有依,此三因缘令诸识转;及令染污。复由三种:谓于现法趣集谛故;缘未来苦,我当如是如是爱故;于彼先因所生现苦而安住故。复由三种:谓趣乐位故;缘苦位故;安住不苦不乐位故。复由三种:谓趣来世故;缘去世故;住现世故。复由三种:谓由后有爱趣后有故;由彼彼喜乐爱缘未来境界故;由喜贪俱行爱住现在已得境界故。复由三种:由贪欲身系趣向随顺贪处事故;由嗔恚身系缘彼事故;由戒禁此实二取身系住彼事故。中嗢柁南曰:
          果因与受, 世爱及系。
    喜爱滋润如前应知;谓如诸行因中宣说。又即彼识如是转时,于二生处,当知结生相续增广:一于有色,二于无色。于有色处,依止中有而有去来;于无色处,唯有徙生。即于两处乃至寿尽相续而住,故名为住。当知此住,欲界人中有三分位:谓初入胎识所滋润,胎分圆满,自胎而出。当知此三复有差别:欲色无色如其次第。若有弃舍如来所说识流转道,而作是言:我当更作别异施设。当知是人所施设者其文有异,其义无别;但有言事。或余智者,于其异文先示道理;后方诘问:汝所施设别异者何。彼于尔时茫然不了。或于后时自得达鉴;于前所立如理谛观,反生愚昧。由愚昧故;自觉无知,我本受持为恶非善。又十色界名为色界;当知复有六种受界想界行界。又于三位当知诸识解脱烦恼:谓于诸行深见过患,能令诸缠远分离故;于见地中,一切外道诸系随眠永断灭故;依止修道得究竟故。又诸外道于所妄计一切生处,谓大自在那罗衍拏及众主等,无量品类。乐生彼故,名贪身系。于他诸见异分法中,深憎嫉故,名嗔身系。依于邪愿修梵行故,于同梵行可乐法中,起增背故;由此二缘,于憎上戒学能为杂染。当知即彼由戒禁取,于增上心学能为杂染。由此实执取身系故,于增上慧学能为杂染。如是四法能于色身名身趣向所缘安立事中,令心系缚;故名身系。又彼在意地故,意分别故,意相应故,意随眠故,染污意故,名意所成。又彼断者:谓缘彼境诸烦恼断,非彼所缘;即于彼境无倒解故。又由后有诸业烦恼之所摄持,后有种识当知于此依止建立。彼无有故,当来三种如前所说,差别理趣生长广大。当知一切悉皆尽灭。又即由彼无所住识,因分果分不复生长;诸道所摄而得生长。又彼空解脱门为依止故,名无所为;无愿解脱门为依止故,名为喜足;无相解脱门为依止故,说名为住。于彼爱乐数修习故,得善解脱。一切随眠永灭尽故,心善解脱。从是已后逮得恒住。虽住诸行,而无所畏。已得诸蕴任运而灭;余因断故,无复更生。彼有漏识由永灭已,遍于十方皆无所趣;唯除如影诸受与彼识蕴识树,当知如灯皆归寂灭。即于有余涅槃界中,依初缠断,说名寂静;依第二断,说名清凉;依第三断,说名宴默。又由三缘,识趣识住皆无所有:一由自然非染污故;二由所余不染污故;三由余识助伴无故。
    复次嗢柁南曰:
         断支实显了, 行缘无等教, 四种有情众, 道四究竟五。
    诸修断者略由五支摄受于断,能于诸行如实显了:一由身远离故;二由心远离故;三由奢摩他品三摩地故;四由毗钵舍那品三摩地故;五由常委所作故。复次当知有十二种如实显了行相,如摄异门分说。谓听闻各别善取恶取故;正教现量比量境界故;自相共相故;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故;入见究竟地故。
    复次略有四种如实显了行相道理智所缘事:谓住内法异生,于率尔堕境所起受中,不如实知增上力故;能令诸行流转杂染。如实知故;能令清净。复有在家异生,于欣后有等所依中,不如实知增上力故;能令诸行流转杂染。与彼相违,能令清净。复有诸外道,于所爱乐虚妄分别定生喜爱,所依行中不如实知增上力故;能令诸行流转杂染。与彼相违,能令清净。复有住于内法有学,依诸根境所有妄念,于余残行不如实知增上力故;流转杂染。断余残故,便得清净。当知于此一切品中,诸清净品皆住内法。如是名为四所缘事。
    复次由三因缘,如来所说教无与等:一者宣说不共法故;二者宣说无倒法故;三者宣说自觉法故。此中宣说:若趣萨迦耶集行,即是趣苦集行;若趣萨迦耶灭行,即是趣苦灭行。是名宣说不共法教。若复说言:此真实有,是名宣说无倒法教。若复说言:我如实知,是名宣说自觉法教。复有三种诸行流转差别:一者萨迦耶;是诸有情染著安足处所义故。二者世间;是染著处败坏义故。三者有;是染著者更生义故。
    复次彼有情众略有四种,何等为四:一者一向安住可爱业果,即于此果耽著受用;谓生天处专行放逸。二者一向因转;谓希求彼所有沙门若婆罗门。三者乐般涅槃诸有情众。四者诸杂种类:谓住于此或住于果耽著受用;或乐摄受当来爱果;或时时修涅槃资粮,离诸放逸。于前三种有情众中,随其所应,当知世间彼集灭边,及萨迦耶彼集灭边。于后第四有情众中,当知萨迦耶彼集彼灭趣道差别。
    复次依二种道,当知施设四种行相。云何依二种道:谓依见道及依修道。云何施设四种行相:一应遍知行相,二应永断行相,三应作证行相,四应修习行相。如是四种三依见道,一依修道。入见道时谛现观俱;能遍知苦,断一分集,证一分灭。于彼一分能断证者,于修道中为求无余断及证故;如所得道应勤修习。因修如是诸思择道及修道故;永断余集证得余灭。
    复次证得如是极究竟者由五种相,应知究竟。何等为五:谓已证得苦及苦因无余尽故;堪作他义,一切自义皆圆满故;证得毕竟断及智故;能入究竟涅槃城故;既得入已,于其圣住能安住故。于第一相,有割爱等四种差别,如前应知。于第二相,有阿罗汉尽诸漏等所有差别,如前应知。于第三相,有毕竟究竟;一切行事皆悉断故。有毕竟无垢;一切烦恼毕竟断故。有毕竟梵行以为后边;谓已获得彼对治故。于第四相,譬如世间具五种相名入宫城;随阙一种不名为入。如是要具与彼相似五种相故,当知名入涅槃宫城。何等名具世间五相:一者辟宫城门;二者超逾隍堑而不堕落;三者深起果决而越度之;四者越隍堑已逼临宫阙;五者非自非余之所希望,胜幢既仆,徐入中宫。如是入宫无诸挂碍。入涅槃宫亦复如是。先断能顺五下分结,如彼辟门。次于涅槃起深坑想,无明怖畏断无余故,如超隍堑而不堕落。能到萨迦耶彼岸故,能持最后身故,如彼果决而越度之。将入无余依涅槃界,如逼宫阙。已断有爱,于诸境界无复爱生;遍于一切憍慢不起而入涅槃;如非自他之所希望,胜幢既仆,徐入中宫。如前所说五种因缘,入涅槃宫当知亦尔。又既入已;由二种相安住圣住:一由行故;二由住故。行由三相应正了知:一不共故;二无染故;三正依止所依止故。永断顺五下分结故,于诸欲中毕竟离欲。即于是处而游行故,说名不共。于六恒住常摄受故,名为无染。于一分法思择远离;谓恶象马等。于一分法思择习近;谓衣服饮食等。是名
 
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3/5/5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八十八 下一篇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八十六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