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:
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《解深密经》敬请关注!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《唯识三十颂》敬请关注!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,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。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,将分别与大家见面。 其目的是:同沾甘露相互共勉。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《录音下载》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。学习经论: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(依《成唯识论》为主,包括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、《五蕴论》、《八识规矩颂》)《摄大乘论》、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相关经典 1.阿含经典 选学 2.般若经典《金刚经》 《心经》 《维摩诘经》 3.了义经典 《楞伽经》《华严经》选学 4.中观类 《十二门论》、《中论》 5.祖师类 《六祖坛经》、祖师语录、禅宗公案 6.圣言量
当前位置:唯识,唯识学,唯识学网,马友生,马老师讲经,唯识二十论,唯识三十颂,金刚经释义 -> 经论(原文)

TOP

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四十二(二)
2017-01-31 02:47:17 来源: 作者: 弥勒菩萨说 【 】 浏览:2250次 评论:0
    云何菩萨耐他怨害忍。谓诸菩萨猛利无间种种长时从他怨害所生众苦现在前时,应如是学:如此是我自业过耳。由我先世自造种种不净业故;今受如是种种苦果。我今于此无义利苦若不忍者;复为当来大苦因处。我若于此大苦因法随顺转者;便为于己自作非爱,便为于己自生结缚,便为于己自兴怨害,非是于他。又自他身所有诸行,一切皆用性苦为体。彼无知故,于我身中性苦体上更增其苦;我既有知何宜于彼性苦体上重加其苦。又诸声闻多分唯修自义利行,尚不应起能生自他众苦不忍;何况我今正为勤修他义利行,而生不忍。菩萨如是正思择已,勤修五想,于怨亲中,劣等胜品有乐有苦,具德具失诸有情所,能忍一切怨害之苦。云何五想:一宿生亲善想,二随顺唯法想,三无常想,四苦想,五摄受想。
   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,修习宿生亲善之想。谓诸菩萨应如是学:非易可得少分有情经历长世昔余生中,未曾为我若父若母兄弟姊妹亲教轨范尊似尊等。如是如理正思惟故;于有怨害诸有情所,舍怨憎想住亲善想。依亲善想于诸怨害悉能堪忍。
   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,修习随顺唯法之想。谓诸菩萨应如是学:依托众缘唯行唯法;此中都无我及有情命者生者,是其能骂能嗔能打能弄能诃,或是所骂所嗔所打所弄所诃。如是如理正思惟故;于有怨害诸有情所舍有情想,住唯法想。依唯法想于诸怨害悉能堪忍。
   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,修无常想。谓诸菩萨应如是学:诸有有情若生若长,一切无常皆是死法。极报怨者谓断彼命。是诸有情命念念断,智者何缘复欲更断。如是生死性无常法,诸有情上其有智者,尚不应起有染浊心;况当以手块杖加害;何况一切永断其命。如是如理正思惟故;舍常坚想,安住无常不坚固想。依无常想于诸怨害悉能堪忍。
   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习苦想。谓诸菩萨应如是观:若诸有情大兴盛者,尚为三苦常所随逐;所谓行苦,坏苦,苦苦。况诸有情住衰损者。如是观已,应如是学:我今于此苦常随逐诸有情所,应勤方便令离众苦;不应于彼重加其苦。如是如理正思惟故;断灭乐想,生起苦想。依此苦想,于诸怨害悉能堪忍。
    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,修摄受想。谓诸菩萨应如是学:我为一切有情之类发菩提心;摄受一切有情之类皆为亲眷;我应为彼作诸义利。我今不应本于有情欲作义利而当于彼不忍怨害作非义利。如是如理正思惟故;于有怨害诸有情所,灭除他想住摄受想。依摄受想,于诸怨害悉能堪忍。
    云何名忍。自无愤勃不报他怨,亦不随眠流注恒续,故名为忍。是名菩萨耐他怨害忍。
    云何菩萨安受众苦忍。谓诸菩萨应如是学:我从昔来依欲行转,常求诸欲,故意思择为诸苦因,追求种种苦性诸欲。于追求时忍受无量猛利大苦。所谓种种殉利务农勤王等事。如是追求无义苦时,令我具受种种大苦,皆由无智思择过失。我今为求能引安乐最胜善品,尚应思择忍受百千俱胝大苦;况少小苦而不忍受。如是如理正思惟故;为求菩提悉能忍受一切事苦。
    云何名为一切事苦。当知此苦略有八种。一依止处苦,二世法处苦,三威仪处苦,四摄法处苦,五乞行处苦,六勤劬处苦,七利他处苦,八所作处苦。
    依止处苦者:依谓四依。由依此故,于善说法毗奈耶中,出家受具,成苾刍分。所谓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。菩萨于此,若得粗弊鲜少稽留轻蔑不敬;不生忧悒。不由此缘精进懈废。如是名为菩萨忍受依止处苦。
    世法处苦者:当知世法略有九种。一衰,二毁,三讥,四苦,五坏法坏,六尽法尽,七老法老,八病法病,九死法死。如是世法若总若别,会遇现前能生众苦。此即名为世法处苦。菩萨触对如是众苦思择忍受;不由此缘精进懈废。如是名为菩萨忍受世法处苦。
    威仪处苦者:当知即是行住坐卧四种威仪。菩萨于中若行若坐,昼夜恒时从诸障法净修其心;终不非时胁著床座,草敷,叶敷。菩萨于此疲所生苦悉能忍受;不由此缘精进懈废。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威仪处苦。
    摄法处苦者:当知摄法略有七种。一供事三宝,二供事尊长,三咨受正法,四既咨受已广为他说,五以大音声吟咏赞诵,六独处空闲无倒思惟称量观察,七修习瑜伽作意所摄若止若观。菩萨于此七种摄法,勇猛劬劳所生众苦悉能忍受;不由此缘精进懈废。如是名为菩萨忍受摄法处苦。
    乞行处苦者:当知此苦略有七种。一者自誓毁形剃须发等,弃舍世俗诸相好故。二者自誓毁色,受持改变坏色衣故。三者进止云为皆不纵任游涉世间,一切行住自兢摄故。四者依他活命舍商农等世间事业,从他所得而存济故。五者尽寿从他求衣服等,于所获得非法珍财,久所贮积不受用故。六者尽寿遮止人间诸欲,离非梵行淫欲法故。七者尽寿遮止人间嬉戏,舍离观听歌舞笑戏倡伎等故;及离与己亲友同龄笑戏欢娱携从等故。如是等类,因乞求行所有艰辛所生众苦,菩萨一切皆能忍受;不由此缘精进懈废。如是名为菩萨忍受乞行处苦。
    勤劬处苦者:谓诸菩萨勤修善品劬劳因缘,发生种种身心疲恼悉能忍受;不由此缘精进懈废。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勤劬处苦。
    利他处苦者:谓诸菩萨修十一种利有情业,如前应知。由彼所生种种忧苦,菩萨一切皆能忍受;不由此缘精进懈废。如是名为菩萨忍受利他处苦。
    所作处苦者:谓诸菩萨或是出家,便有营为衣钵等业;或是在家便有无倒商估营农仕王等业。由此发生种种勤苦,菩萨一切皆能忍受;不由此缘精进懈废。如是名为菩萨忍受所作处苦。
    又诸菩萨虽触众苦,而于无上正等菩提未正勤修,能正勤修;已正勤修,能无退转;常勤修习,无变异意无杂染心。是名菩萨安受众苦忍。
    云何菩萨法思胜解忍。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能正思择,由善观察胜觉慧故,能于八种生胜解处,善安胜解。云何八种生胜解处。一三宝功德处,二真实义处,三诸佛菩萨大神力处,四因处,五果处,六应得义处,七自于彼义得方便处,八一切所知所应行处。又此胜解由二因缘,于彼诸处能善安立。一长时串习故;二证善净智故。是名菩萨法思胜解忍。
    如是菩萨依此二品一切忍故;当知广开难行忍等诸相差别。
    云何菩萨难行忍,当知此忍略有三种。谓诸菩萨能于羸劣诸有情所,忍彼所作不饶益事。是名第一难行忍。若诸菩萨居尊贵位,于自臣隶不饶益,堪能忍受。是名第二难行忍。若诸菩萨于其种姓卑贱有情所作增上不饶益事,堪能忍受。是名第三难行忍。
    云何菩萨一切门忍。当知此忍略有四种。谓诸菩萨于亲所作不饶益事,于怨所作不饶益事,于中所作不饶益事,悉能堪忍,及于彼三劣等胜品不饶益事,皆能忍受。
    云何菩萨善士忍。当知此忍略有五种。谓诸菩萨先于其忍见诸胜利。谓能堪忍补特伽罗,于当来世无多怨敌,无多乖离,有多喜乐,临终无悔,于身坏后当生善趣天世界中。见胜利已自能堪忍,劝他行忍,赞忍功德,见能行忍补特伽罗慰意庆喜。
 
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/4/4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四十三 下一篇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四十一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