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:
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《解深密经》敬请关注!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《唯识三十颂》敬请关注!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,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。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,将分别与大家见面。 其目的是:同沾甘露相互共勉。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《录音下载》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。学习经论: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(依《成唯识论》为主,包括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、《五蕴论》、《八识规矩颂》)《摄大乘论》、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相关经典 1.阿含经典 选学 2.般若经典《金刚经》 《心经》 《维摩诘经》 3.了义经典 《楞伽经》《华严经》选学 4.中观类 《十二门论》、《中论》 5.祖师类 《六祖坛经》、祖师语录、禅宗公案 6.圣言量
当前位置:唯识,唯识学,唯识学网,马友生,马老师讲经,唯识二十论,唯识三十颂,金刚经释义 -> 经论(原文)

TOP

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十二(三)
2014-12-19 08:55:38 来源: 作者:弥勒菩萨说 【 】 浏览:2900次 评论:15
    复次云何一分修三摩地:谓于此中或唯作意思惟光明相,或唯作意思惟色相而入于定;如是二种随其次第或了光明或睹众色。云何具分修三摩地:谓俱思惟而入于定,亦了光明亦见众色。如是修习光明定者,定难差别有十一种。所谓疑等如经广说。问:此谁难耶,答:三摩地相。相有二种。谓所缘相及因缘相。用彼为依住三摩地;若退彼相便不能住。此中最初于所显现光明色相不善知故;便觉有疑。方便缓故;有不作意。如于众色不欲见者,或闭于目或复背面;此观行者于诸色中不欲作意亦复如是。由不善守根门等故有身粗重。多习睡眠或多觉悟,便增惛睡不见众色;设有所见而不圆满。为此二事极作功用力励思惟,故有太过勇猛精进。由有太过策励过故还极下劣;如急捉持斥鷃鸟者。彼唯思求光明之相,此与见色若俱生时,希一得二便生踊跃;犹如有人得二伏藏。遍于诸方欻然并见不祥之色便生大怖;犹如有人两边旋转卒起。彼于行时或复住时,于世杂类起种种想;如是外想与定为难。或复因其所修习定谓己为胜;观他为劣便自高举。如是亦得名种种想。或多言论或久寻思,令身疲劳心不得定;如是多言与定为难。若从定生光明之相及见色时,便捨内修相续作意,愿乐于外谛视众色;故极思察与定为难。如是诸难随其所应障三摩地所缘境相及因缘相。或有遇此退失所缘因缘相故;如其次第二相俱没。
    复次云何喜俱行三摩地:谓初二静虑诸三摩地。云何乐俱行三摩地:谓第三静虑诸三摩地。云何舍俱行三摩地:谓第四静虑已上诸三摩地。
    复次云何修定为得现法乐住:谓于四种现法乐住方便道中所有修定;及未圆满清净鲜白诸根本地所有修定。为显修习未曾得定,是故世尊说初静虑前方便道。云何修定为得智见:谓诸苾刍于光明相殷勤恳到审谛而取,如经广说。当知此在能发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。此中天眼于诸色境能照能观,说名为见。能知诸天如是名字如是种类乃至广说。如胜天经。是名为智。云何修定生分别慧:谓谛现观预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;或为修习诸无碍解。云何修定为尽诸漏:谓阿罗汉果方便道中所有修定。
    复次云何五圣智三摩地:谓我此三摩地是圣无染无执广说如经。此中示现五行相智。谓自体智,补特伽罗智,清净智,果智,入出定相智。圣者:善故名圣;又无漏故名圣。无染者:显善圣性。无执者:显无漏圣性。非凡夫所近者:谓诸佛及圣弟子所亲近故。是聪睿所赞者:谓即彼所称赞故,是诸聪睿同梵行者。常不呵毁者:谓一切时常称赞故。非如世间初静虑等为背下地修方便故,先以静相而称赞之;为趣上地修方便故,后以粗相而复呵毁。寂静者:所治烦恼永寂静故。微妙者:自地烦恼不爱味故。得安隐道者:所得之道无退转故。证心一趣者:已得无寻无伺地故。现在安乐者:能得现法乐住故。后乐异熟者:引无余依涅槃乐故。正念而入者:善取能入三摩地相无忘失故。正念而出者:善取能出三摩地相无忘失故。
    复次云何圣五支三摩地:谓诸苾刍即此身内离生喜乐广说如经。离生喜乐者:谓初静虑地所摄喜乐。所滋润者:谓喜所润。遍滋润者:谓乐所润。遍充满者:谓加行究竟作意位。遍适悦者:谓在已前诸作意位。由彼位中亦有喜乐时时间起;然非久住亦不圆满。于此身中无有少分而不充满者:谓在加行究竟果作意位。譬如黠慧能沐浴人或彼弟子者:当知喻于修观行者。铜器瓦器或蚌蛤器者:喻为离欲生喜乐故,教授教诫。细沐浴末者:喻能顺彼出离寻等。水浇灌者:当知喻于寻清净道。沐浴摶者:以喻于身。带津腻者:喻喜和合。腻所随者:喻乐和合。遍内外者:喻无间隙喜乐和合。不强者:喻无散动。不弱者:喻无染污亦无爱味。又于第二喻有差别。山者:喻于无寻伺定。尖顶者:喻于第二静虑无寻无伺,于所缘境一味胜解。泉者:喻于内等净支。水轴者:谓水傍流出。水索者:谓水上涌出。此二种喻如其次第显示喜乐滋润等言。如前解释。无不充满者:当知喻于无间相应。又于第三喻有差别。如嗢钵罗等离喜之乐,彼相应法及所依身当知亦尔。水喻离喜无寻伺定。喜发踊跃;由无彼故喻花胎藏没在水中。又于第四喻有差别。清净心者:谓与捨念清净相应。超过下地诸灾患故。鲜白者:谓性是善。自地烦恼无爱味故。何故复以长者为喻,谓彼所作皆审悉故;不放逸故;思惟筹量观察胜故;于增减门无不知故。证得清净第四静虑者亦复如是。凡有所为审谛圆满无诸放逸,于一切义无不了知,其性捷利。八经九经以为喻者:由坚致故显蚊虻等不能侵损。首足皆覆者:若有二失,容可侵损。谓衣薄故;有露处故。今此显示二失俱无。此定亦尔。其心清净鲜白周遍一切散动所不能侵;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恶言,及内身中种种苦受。又于第五喻有差别。于所观相殷勤恳到等当知已如前释。谓审观察三世诸行,于能观察又复观察是此中总义。何等名为圣三摩地:云何建立五支差别。谓四静虑中所有圣贤心一境性;及于安立审谛观察。如是名为圣三摩地。依于四种现法乐住建立四支;依审观察缘起法故,又为断除余结缚故,建立第五。当知此由二因缘故建立五支。
    复次云何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:当知善故及无漏故说名为圣。有五道支名此定因。所谓正见,正思惟,正语,正业,正命。具有三种。所谓正见正精进正念。此中薄伽梵总说前七道支,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。随其所应差别当知。谓由前导次第义故立五为因;于三摩地资助义故立三为具。云何正见等前导次第义:谓先了知世间实有真阿罗汉正行正至,便于出离深生乐欲获得正见;次复思惟何当出离居家迫迮;乃至广说。从此出家受学尸罗,修治净命。是名正语正业正命。此正见等于所对治邪见等五犹未能断。还即依止此五善法,从他闻音展转发生闻慧正见。为欲断除所治法故,又为修习道资粮故方便观察。次依闻慧发生思慧;复依思慧发生修慧。由此正见,于诸邪见如实了知此是邪见;于诸正见如实了知此是正见。乃至正命如实知已;为欲断除邪见等故,及为圆满正见等故发勤精进。若由此故能断所治,集能治法令其圆满;是名正念。此念即是三摩地分,故亦兼说正三摩地。若是时中捨邪见等令不复生,修正见等令得圆满;即于如是方便道中亦能弃舍邪精进念,兼能修满正精进念。若于是时于彼诸法能断能满。即于此时圣正三摩地亦得圆满。此中由慧为导首于增上戒先自安处;次闻他音如理作意及增上戒学并为依止,于方便道中发生增上心学及增上慧学。此中正念名增上心学;正见正精进名增上慧学。如是三学于修圣正三摩地时皆得圆满。
   
 
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/4/4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十三 下一篇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十一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