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:
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《解深密经》敬请关注!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《唯识三十颂》敬请关注!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,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。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,将分别与大家见面。 其目的是:同沾甘露相互共勉。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《录音下载》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。学习经论: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(依《成唯识论》为主,包括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、《五蕴论》、《八识规矩颂》)《摄大乘论》、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相关经典 1.阿含经典 选学 2.般若经典《金刚经》 《心经》 《维摩诘经》 3.了义经典 《楞伽经》《华严经》选学 4.中观类 《十二门论》、《中论》 5.祖师类 《六祖坛经》、祖师语录、禅宗公案 6.圣言量
当前位置:唯识,唯识学,唯识学网,马友生,马老师讲经,唯识二十论,唯识三十颂,金刚经释义 -> 经论(原文)

TOP

《唯识二十论述记》卷下(五)
2010-10-16 10:52:35 来源: 作者:窥基法师 【 】 浏览:6672次 评论:8

     论。如大迦多衍那意愿势力。令娑婆剌拏王等梦见异事。

     述曰。即佛在世。摩诃迦旃延。摩诃言大。迦多衍。此云剪剃。如常所释。此即其姓。拏者男声。即剪剃种。男声中呼表是男也。如言尼者。女声中呼表其女也。娑婆剌拏者。旧言娑娑罗那。此云流转。即由剪剃神通意愿令王得梦。说此缘者。如旧中阿含经说娑娑罗那王。是眉稀罗国主。容貌端正。自谓无双。求觅好人。欲自方比显己殊胜。时有人曰。王舍城内有大迦旃延。形容甚好。世中无比。王遣迎之。迦旃延至。王出宫迎。王不及彼。人睹迦延。无看王者。王问所以。众曰。迦延容貌胜王。王问大德今果宿因。迦延答曰。我昔出家。王作乞儿。我扫寺地。王来乞食。我扫地竟。令王除粪。除粪既讫。方与王食。以此业因。生人天中得报端正。王闻此已寻请出家。为迦延弟子。后共迦延往阿盘地国中山中修道。别处坐禅。阿盘地王。名钵树多。时将诸宫人入山游戏。宫人见王形貌端正。围绕看之。钵树多王见娑娑罗那王。疑有欲意。问娑娑罗那曰。汝是阿罗汉耶。王答言非。次第一一问余三果。王皆答言非。又问汝离欲不。又答言非。钵树多嗔曰。若尔。汝何故入我婇女中看着我婇女。遂鞭身破。闷绝而死。至夜方醒。从本处起至迦延所。迦延见已心生悲愍。其诸同学同为疗治。娑娑罗那王语迦延曰。我从师乞。暂还本国。集军破彼阿盘地国。杀钵树多王。事竟当还。从师修道。迦延从请。语王欲去且停一宿。迦延安置好处家令眠。引生感梦。梦见集军征阿盘地。自军破败。身为他获。坚缚手足。赤花插头。严鼓欲杀。王于梦中。恐怖大叫。呼失声云。我今无归。愿师济拔。作归依处。得寿命长。迦延以神力。手指出火。唤之令悟。问言何故。其犹未醒。尚言灾事。迦延以火照而问之。此是何处。汝可自看。王心方悟。迦延语言。汝若征彼。必当破败。如梦所见。王言愿师为除毒意。迦延为说一切诸法。譬如国土。假名无实。离舍屋等无别国土。离柱木等无别舍屋。乃至广说至于极微。亦非实事。无彼无此。无怨无亲。王闻此法。得预流果。后渐获得阿罗汉果。故知依自意。他梦事亦成。

     论。又如阿练若仙人意愤势力。令吠摩质咀利王梦见异事。

     述曰。此第三喻。阿练若者。旧云阿兰若。此云闲寂旷野处也。离村空野。名阿练若。此中仙人。名阿练若仙人。吠摩质咀利王者。即旧云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也。天帝释设支夫人之父也。此云绮饰。或云彩画。由仙人意嗔。令阿修罗王。梦见异事。旧论言见恐怖事。此则不同。中阿含经云。有七百仙人。住阿练若时。天帝释严身。入中于下风坐。诸天皆来。恭敬帝释。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。见帝是事。亦忽变为天。著好严具。破其篱垣。入仙人处。在上风坐。仙怪是事。皆不敬之。甚生愤恨云。汝等何故。但敬帝释而轻蔑我。故苦诸仙。诸仙忏谢。其恨不已。不受仙悔。诸仙心念。令返衰恼。应时毗摩质多罗王即大困苦。遂生悔心。惭谢仙等。仙等心念。放赦其僣失。即还如本。今此论说阿修罗得梦。经说觉时遭苦。然理大同。此前所说。皆增上缘。令他事起。非亲为缘令有此事。

     论。如是由他识转变故。令他违害命根事起。

     述曰。释上半颂。如是者。结指法也。增上缘中。由他能杀起杀害识转变力故。令所杀者违害于己命根事起。如由鬼等意念势力。他失念等。直以事喻。令义增明。不繁比量。

     论。应知死者。谓众同分由识变异相续断灭。

     述曰。虽知命断。未知死相。故今重显。众同分者。成唯识等说。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差别而假建立。此众同分。随何生趣。若未舍时。阿赖耶识。即此趣生。相续一类。前之与后。趣等皆同。若遇他识增上违缘。舍众同分。阿赖耶识即便变异。异旧趣生。此趣生者。旧时相续。今便断灭。余识亦尔。旧续今断。名之为死。死者灭相。总有二时。一者将灭。说名为死。即是现在。如触处中所立死触。死支亦尔。若正灭相名死触支。应成过去。二者正灭。说名为死。如今所说。识相断灭。即是过去。故此说死。但是灭相。非死触支。

     论。复次颂曰  弹宅迦等空  云何由仙忿  意罚为大罪  此复云何成

     述曰。此下返诘。上半颂不许前说。诘林等空。云何由仙忿。下半颂。彼若救义。诘非意云何成大罪。旧论由此遂分二段。前后别明。初句等者。等下二林。文意易详。至下当悉。

     论。若不许有他识转变增上力故。他有情死。

     述曰。将为诘彼。先叙彼计。前我所说。由能杀者。他识转变增上缘力。令所杀者他有情死。汝不许者。以他宗说由他亲能杀他身故。他有情死。故彼不许此前所说。今牒彼计。

     论。云何世尊为成意罚是大罪故。返问长者邬婆离言。

     述曰。自下正诘。三业诸罪。现为人天之所呵责。未来当受诸恶苦报。可治罚故。可毁责故。名之为罚。三业校量。意罚最大。佛为成此。返问长者邬波离也。邬婆离者。此云近执。亲近于王。执王事也。如世说言朝廷执事。如阿罗汉持律上首。亲近太子执事之人。名邬波离矣。中阿含经说。有尼犍子名阇提弗多罗。其有弟子。名为长热。往至佛所。佛问长热。师教汝法。三业之中。何罚业重。答云。身重。次口。后意。长热反问。瞿昙今说何业最重。佛言。意重。身语乃轻。长热还去。阇提问云。汝至彼所。瞿昙何言。长热具说。阇提赞叹。汝真我子。从我口生。善受我教。所说无异。汝可更往破瞿昙义。提取将来作我弟子。长热不从。有大富长者名邬波离。伏事尼乾阇提。便往破佛立义。长热报云。此事不可。彼瞿昙者。容貌辩才。过人无量。兼有幻术。能转人心。无量众生。为其弟子。宁可降伏。阇提不信。令长者往。长者往已。欲破佛义。遂立义云。我立三罚。身为最量。次口后心。瞿昙云何说心罚重。世尊于时在眉絺罗国。国城五日方行一边。佛问长者。若人行杀。几日杀此国人得尽。长者答曰。大能七日。或十日。或一月。复问。仙人起嗔心杀。几日得尽。答曰。一时国人皆尽。又问。一百日。二百日。三百日。行于布施。有人一时。入八禅定。何者为胜。有人多时持戒。有人一时入无漏观。何者为胜。长者答言。入禅无漏功德大胜。佛言长者。云何乃说身口罚重。心罚最轻。长者理屈。乞为弟子。乃至得果。自立誓言。我所住处。常拟供养三宝。一切尼乾。悉不得入我家。长者得道。后还本家。

     阇提怪迟遣人往觅。长者家人不许入舍。阇提不测。自往觅之。长者庄严高座自坐。别安小座以待阇提。阇提见之。法用如此。诃责长者。长者答云。今人非昔人。我今已胜汝。是佛弟子。何得不然。阇提乃云。我令汝取瞿昙。作我弟子。彼既不得。今复失汝。我今为汝。说一譬喻。遂作喻云。譬如有人须郁婆罗根。取欲食之。令人入池处处求觅。求觅不得。自拔男根。不得郁婆罗根。又自失根。汝亦如是。求觅瞿昙不得。反更失汝。汝如男根。长者答言。我为汝喻。譬如有人性甚愚痴。取一黠妇。婚姻以后。遂便有娠。妇言。儿生应须戏具。语婿愿觅。时婿觅得一猕猴子。时还与妇。妇语其婿。汝须浣染舂。方堪为戏具。婿将雇人。欲浣染舂。他谓其曰。乃可浣洗。云何染舂。此若是衣。可作三事。猕猴不然。其云何作。他为洗之。洗之既讫。置热汁中。染其猕猴。皮肉时已烂坏。后取舂之。形相都失。亦复不堪为儿戏具。汝法亦尔。既非净物。唯可浣洗。不可受持。如不可染。不可修行。如不可舂。云何令我受持修学。阇提于是惭耻而去。此指于彼故言返问。然婆沙第二十七。亦有此文。

     论。汝颇曾闻何因缘故。弹宅迦林末蹬伽林羯陵伽林。皆空闲寂。

     述曰。此佛问词。弹宅迦者。真谛云檀陀柯。此云治罚。治罚罪人处也。今罚罪人。尚置其内。中阿含云。是王名也。有摩登伽妇人。是婆罗门女。极有容貌。婿为仙人。名摩登伽。于山中坐。妇为其夫营办食送。檀陀诃王。入山戏游。逢见此妇。问是何人。有人答言。是仙人妇。王云。仙人离欲。何用妇为。遂令提取将还宫内。仙至食时。望妇不来。心生恚恨。借问余人。余人为说。是王将去。仙往王所。殷勤求觅。王不肯还。云汝是仙人。何须蓄妇。仙言。我食索此妇人。王便不还。仙人意愤。语其妇曰。汝一心念我。勿暂舍我。今夜欲令此国土破坏。仙人夜念。时雨大石。王及国人。一切皆死。俄顷成山。此妇一心念彼仙人。唯身不死。还就山中。本是弹宅迦王国。今成山林。从本为名。名彼林也。人物皆尽。故名空寂。旧解云。诸仙修定处名空寂。 末蹬伽者。旧云迦陵伽。此云憍逸。仙人之名。旧云王名。有梵本云钵蹬伽。此翻云蛾。即赴火者。昔有仙人。形甚丑陋。世间斯极。修得五通。山中坐禅。有一淫女甚爱于王。王亦爱之。后触忤王。王遂驱出。淫女入山。见仙丑陋。谓是不祥之人。恐有不祥之事。淫女切念。我今被出。是不吉祥。若还此不祥。我应吉祥。乃取粪秽洗不净汁。令婢送山浇灌仙人。仙人忍受。不生嗔恨。有婆罗门为仙洗浣。淫女自后。王还宠之。有一国师。亦有衰恼。淫女语曰。以不吉祥还于仙者。必还吉祥。国师依言。以粪汁洗。仙亦忍受。弟子婆罗门还为洗浣。其后国师。还得吉事。事既皆验。人普知之。王后欲征。国师进谏。以不吉祥与仙人者。必获吉祥。王复遂语。山中起屋。恒取粪汁洗灌仙人。征遂得胜。自后若有不称心事。辄以粪汁洗之。仙人不复能忍。心生恚恨。乃雨石下。王人皆死。唯事仙者。得免斯苦。须臾之间。国成山林。此林从本名末蹬伽。羯陵迦者。此云和雅。如彼鸟名。陵字去声呼也。旧云。摩登伽仙人之名。昔有一人。语此仙曰。汝若有子。当为国师。摩登伽是旃陀罗种。既闻此语。求女于王。王甚诃责。汝非好种。何故求我为婚。仙既数求不得。女意欲适仙处。令母白王。彼虽恶种。犹是仙人。深为可重。我情欲适。王决定不许。女盗往彼。为仙人妻。遂生一子。王既失女。处处寻求。求知仙处。遣旃荼罗。缚仙及女相著。掷著恒河水中。仙语恒河神曰。汝莫令我没。若我没者。须臾之间。令水涸竭。河神于是割绳。放令仙还去。仙嗔作念。须臾雨石。王人皆死。国变山林。从本为名。名摩登伽也。此三旧国。今变成林。佛问波离。汝知何缘此林空寂。

     论。长者白佛言。乔答摩。我闻由仙意愤恚故。

     述曰。乔答摩者。先云瞿昙。此云甘蔗种。或日炙种。或牛粪种等。如旧所释。佛是此种。号乔答摩。长者答佛。我虽不见。曾闻仙人由如上事。意愤恚故。国变成林。所以空寂。由此所说仙人意嗔。杀此三国诸有情类。国变成林。故知由他诸识转变增上力故。他有情死。非以身语亲能杀之。准经但总问仙人意杀。今论乃别言仙杀三国。

     论。若执神鬼敬重仙人。知嫌为杀彼有情类。不但由仙意愤恚者。

     述曰。彼宗意说。唯意不能成杀业道。令有情死。仙人起欲。鬼神敬重。见仙意嗔。遂为仙杀彼有情类。不唯由仙意嗔力故。有情死也。牒彼计救。故言若者。

     论。云何引彼成立意罚为大罪性。过于身语。

     述曰。释下半颂。诘意罚为大。若鬼神为杀。云何世尊引彼林事反问长者。成立意罚为大罪性。过于身语。由于此杀在身语故。非意业罪大。如俱舍说。三罚业中自比校者。意罚为大。五无间中。破僧为大。于五偏见。邪见最大。故知意杀无量众生。过破僧罪。破僧罪是虚诳语故。若尔。论说破僧。能感无间一劫恶异熟果。此中意杀感果如何。大乘中说。感无量劫。受无间果。过于破僧。从初为名。皆名生报。说色业道立五无间。于中重者。谓是破僧。破僧不能重过意罚。故说意罚为大罪性。俱舍又说。或依大果。说破僧重。害多有情。说意罚大。断诸善根。说邪见重。依彼宗说。即其罪大。后感果时。虽但一劫。倍于破僧。受无间等。皆生报故。不可多生感无间果。不同大乘。

     论。由此应知但由仙忿。彼有情死。理善成立。

     述曰。此结前也。谓此佛说意罚大故。汝应当知。但由仙忿。三国众生。皆被杀死。今变成林。理善成立意罚为重。非由神鬼。敬重仙人。知嫌为杀。又解。亦即返显自识转变增上缘力。他有情死。唯识义成。非是要由缘识外境。亲能杀彼。彼方说死。

     论。若唯有识。诸他心智知他心不。

     述曰。自下大文第七一颂。解释外难不照他心智识不成失。于中有八。一问。二诘。三难。四释。五征。六解。七逐。八答。此即初也。谓外问言。若唯有识。不缘心外所有境者。若凡若圣。诸他心智。缘他心不。

     论。设尔何失。

     述曰。论主返诘。设缘不缘。二俱何过。

     论。若不能知。何谓他心智。

     述曰。下外人难。论主既说缘与不缘。有何过者。今为二难。先难不缘。后难许缘。此即初也。若说一切诸他心智。不能亲知他心等者。云何说之为他心智。便立量言。汝之他心智应非他心智。不能亲缘他心等故。如自色等智。

     论。若能知者。唯识应不成。

     述曰。此即第二。难彼许缘。若凡及圣诸他心智。亲能缘知他心等者。所说唯识理应不成。许此智缘心外境故。复立量言。汝他心智应非唯识。许此智缘心外境故。如我此智。喻中不言如我此智。便阙同喻。然他心智。亦能了知他心所法。唯名他心者。从主胜说故。然此不能了。他心能缘心等。亦不了知彼所缘境。若许知者。便有自心知自心过。自心有缘彼。彼有缘自心。故若许知。便有此失。若别时缘。即无此过。自心前后许相缘故。既尔。大乘许一刹那自心。返缘彼能缘。彼能缘等何不许缘。此亦不尔。但许一念自心自缘。谓自证心缘见分等。犹尚不许一念见分还缘自证。岂许见分一念自缘。唯见分能缘他心故。若尔。他心缘自身自证。亦应得说。一念他心智得缘彼境。此亦不尔。前已说故。谓前已说一念见分不许能缘自证分。证自证分。类此亦尔。故他心智。但知他身心心所法。不缘彼境。及彼能缘自证分。不名他心智故。此说因位。非佛等心。

     论。虽知他心。然不如实。

     述曰。此论主释。由知他心名他心智。不如实故。可说唯识。论主且约菩萨已下他心智答。所以者何。此等他心智。虽缘他心。不能如实称知彼心。以他心为质。大分是同。不亲缘著。与彼少异。名不如实。至下当知。

     论。颂曰  他心智云何  知境不如实  如知自心智  不知如佛境

     述曰。此颂文意。有征。有解。有逐。有答。所以者何。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。此外人征。如知自心智。此论主解。伏意亦有自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。外人复逐。第四句颂。不知二字。论主复答。不知者。无知也。由无知故。不能自知。总言不知如佛境者。显成二智不如实知。然依梵本。颂不知字。应言无知不知。无知答逐。不知总显二不如实。今此文略。合言不知。义亦含二。至下当知。

     论曰。诸他心智。云何于境不如实知。

     述曰。此外人征。释上半颂。汝前所说。若凡若圣诸他心智。既缘他心。云何于境不如实知。然此等文。勘旧论文。非有难解。极有少略。不能繁述。学者当知。

     论。如自心智。

     述曰。此论主解。释第三句颂。以他心为质。而心变缘。名他心智。非能亲取他心等。故名他心智。如缘自心诸所有智。亦不亲取。但变而缘。与本质异。名不如实。此自心智说见分者。前后许自变相缘故。非自证分等名为自心智。彼如实知。无异解故。

     论。此自心智。云何于境不如实知。

     述曰。此外人逐。既言他心智。如知自心智者。此知自心智。云何于自心所取之境。不如实知。

     论。由无知故。

     述曰。此论主答。释颂末句。不知二字。此一颂翻释。由菩萨等。无始已来。法执所蔽。有此无知覆其心境。令知自心亦不如实。故他心智。由法执力。如知自心。亦不如实。

 
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5/6/6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(本) 下一篇《唯识二十论述记》卷上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