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:
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《解深密经》敬请关注!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《唯识三十颂》敬请关注!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,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。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,将分别与大家见面。 其目的是:同沾甘露相互共勉。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《录音下载》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。学习经论: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(依《成唯识论》为主,包括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、《五蕴论》、《八识规矩颂》)《摄大乘论》、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相关经典 1.阿含经典 选学 2.般若经典《金刚经》 《心经》 《维摩诘经》 3.了义经典 《楞伽经》《华严经》选学 4.中观类 《十二门论》、《中论》 5.祖师类 《六祖坛经》、祖师语录、禅宗公案 6.圣言量
当前位置:唯识,唯识学,唯识学网,马友生,马老师讲经,唯识二十论,唯识三十颂,金刚经释义 -> 经论释义栏目 -> 经论释义

TOP

《解深密经》释义(三十八)(二)
2017-06-23 11:03:31 来源: 作者:马友生 【 】 浏览:1466次 评论:0
    《遁伦记》云:“第七明受用身心生起相,有二问答,初问答总辨佛心生起。次问答辨诸佛虽无加行,然还由内地方便般若加行力故有心生起,有法喻合。”
    经曰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,如来化身当言有心为无心耶?”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:“善男子,非是有心亦非无心。何以故?无自依心故,有依他心故”。
    释义 问:如来化身所显之相,当言有心为无心耶?答:如来化身非有心非无心耶。何以故?虽无自依心,但有依他心。
    《遁伦记》云:“第八明化身有心无心义。心不可化,故佛化身无自依心,然依受用佛心对缘利物,故云有依他心”。
    经曰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,如来所行、如来境界,此之二种有何差别?”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:“善男子,如来所行谓一切种如来共有,不可思议无量功德众所庄严清净佛土;如来境界谓一切种五界差别。何等为五:一者有情界,二者世界,三者法界,四者调伏界,五者调伏方便界。如是名为二种差别”。
    释义 问:如来所行于如来境界有何差别?答:一如来所行,谓诸如来于因位修菩萨行,于果位所成就的清净佛土;二如来境界,谓如来所教化一切种类之差别;一有情界,指三界九地的诸有情类。二世界,指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个佛所教化的空间单位。三法界,指圣位菩萨所住的清净法界。四调伏界,指如来调伏有情的种种烦恼。五调伏方便界,指如来调伏有情的种种方法。
    《遁伦记》云:“第九明如来所行如来境界二差别相,此中据缘诸佛净土,名如来所行;据缘五无量境利益有情事,名如来境界”。
    经曰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,如来成等正觉、转正法轮、入大涅槃,如是三种当知何相?”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:“善男子,当知此三皆无二相,谓非成等正觉非不成等正觉、非转正法轮非不转正法轮、非入大涅槃非不入大涅槃。何以故?如来法身究竟净故,如来化身常示现故”。
    释义 问:如来成等正觉、转正法轮、入大涅槃,如是三种当知何相?答:当知此三皆无二相之别,何以故?非成等正觉非不成等正觉,谓此二相不一不异,既不住有亦不住空也;非转正法轮非不转正法轮,谓此二相不一不异,既不住有亦不住空也;非入大涅槃非不入大涅槃,谓此二相不一不异,既不住有亦不住空也。何以故?如来法身如如不动,如来化身随缘变动,故有此三相。
    《遁伦记》云:“第十明八相中成正觉、转法轮、大涅槃三种皆无二相,意谓如来法身无此三相,对缘变动名究竟净。如来化身对缘变动常示现故,有此三相”。
    经曰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,诸有情类但于化身,见闻奉事生诸功德,如来于彼有何因缘?”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:“善男子,如来是彼增上所缘之因缘故,又彼化身是如来力所住持故”。
    释义 问:诸有情类但于如来化身,能见闻奉事生诸功德,如来于彼有何因缘?答:如来化身是诸有情见闻奉事生诸功德的增上缘和所缘缘。又彼化身是如来力所住持世间化度有情之因缘故。
    《遁伦记》云:“第十一明佛变德远生他福问意。如来法身及自受用身众生不能见闻奉事,于诸有情有何因缘?答中景云,如来是彼增上所缘之因缘,故远生他福。又彼化身是如来力所住持者,近由受用身起于他身,远由法身住持化身,故彼二身亦生他福。泰云,如来者是受用身智慧,由智慧故化为色声,以如来色声为增上缘故,众生心识有似如来色声相起正是所缘。如来色声但是增上所缘非亲所缘。如来智慧是彼增上所缘之因缘也,以亲能变现为色声故”。
    经曰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,等无加行何因缘故,如来法身为诸有情放大智光及出无量化身影像,声闻独觉解脱之身无如是事?”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:“善男子,譬如等无加行,从日月轮水火二种颇胝迦宝放大光明,非余水火颇胝迦宝,谓大威德有情所住持故,诸有情业增上力故。又如从彼善工业者之所雕饰末尼宝珠出印文像,不从所余不雕饰者。如是缘于无量法界方便般若,极善修习磨莹集成,如来法身从是能放大智光明,及出种种化身影像,非惟从彼解脱之身有如斯事”。
    释义 问:等无加行何因缘故,如来法身为诸有情放大智光及出无量化身影像,声闻独觉解脱之身无如是事?”答:譬如等无加行,是从日轮(太阳)月轮(月亮)放大光明,而水火二种颇胝迦宝(夜明珠)放大之光,岂能与日月之光相比吗?诸有情类染业增上,生于暗处无有光明。如是法身,谓大威德有情(如来)所住持故。又如世间上善于雕塑工艺业者,所雕塑的末尼宝珠出印文像(艺术品),不熟练的工业者与熟练的工业者迥然不同。如是缘于无量法界方便般若(等无加行),犹如极善打磨一颗明莹的末尼宝珠集成。如来法身,是有修六度万行,从是能放大智光明,及出现的种种化身影像,非声闻独觉解脱之身,有如斯事。
    《遁伦记》云:“第十二明如来法身对彼二乘解脱之身辨其差别。景备等云,言如来法身为诸有情故大智光,及无量化身影像者,并据增上远缘中说,从受用身出化身等则亲缘起。言谓大威德有情所住持故者,日月天子所住持力故放大光明,此况诸佛大威德者所证法身故,能现彼化身影像。诸有情业增上力故者,是第二缘。由诸有情为黑闇修光明业增上力故,感彼日月颇胝迦宝故放大光,则譬诸众生有见佛业缘,彼法身放大光明,非余水火颇胝迦宝能放光者,譬彼二乘证解脱身,无前二用故也”。
    经曰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,如世尊说如来、菩萨威德住持,令诸众生于欲界中生刹帝利、婆罗门等大富贵家,人身财宝无不圆满。或欲界天、色无色界,一切身财圆满可得。世尊,此中有何密意?”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:“善男子,如来、菩萨威德住持,若道若行于一切处,能令众生获得身财,皆圆满者即随所应,为彼宣说此道此行。若有能于此道此行正修行者,于一切处所获身财无不圆满。若有众生于此道行违背轻毁,又于我所起损恼心及嗔恚心,命终已后于一切处,所得身财无不下劣。曼殊室利,由是因缘当知如来及诸菩萨威德住持,非但能令身财圆满,如来菩萨住持威德,亦令众生身财下劣”。
    释义 问:如世尊说如来、菩萨威德住持无量法界,令诸众生于欲界生刹帝利、婆罗门等大富贵家,人身财宝无不圆满,或欲界天、色界天无色界天亦尔。此中有何密意?答:如来、菩萨以大智大行大悲大愿及大神通之力住持威德,若此道若行于一切处,能令众生获得圆满者,即随所应为彼众生宣说此道此行。若有众生能于此道此行正修行者,于一切处所获身财无不圆满。若有众生违背此道此行,轻视毁谤此道此行,又于如来所起损恼心及嗔恚心者,命终已后于一切处所得身财无不下劣。由是因缘法尔道理,当知如来及诸菩萨威德住持,并不是说非但能令身财圆满,或如来、菩萨住持威德,亦令众生身财下劣。
    《遁伦记》云:“第十三明佛菩萨威德住持若道若行,令诸有情于三界中身财圆满。道谓十善业,行谓身语意妙行等。如来了知此道此行,是身财因为彼宣说于此道行。顺教修者,于一切处获得身财无不圆满。据如是义,名威德住持。问曰,欲色可尔,无色何有财宝?解云,于无色界中正报名身,定力所变名财。又解,身通三界,财唯欲色,总名三界身财也”。
    经曰 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,诸秽土中何事易得何事难得?诸净土中何事易得何事难得?”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:“善男子,诸秽土中八事易得二事难得。何等名为八事易得:一者外道,二者有苦众生,三者种姓家世兴衰差别,四者行诸恶行,五者毁犯尸罗,六者恶趣,七者下乘,八者下劣意乐加行菩萨。何等名为二事难得:一者增上意乐加行菩萨之所游集,二者如来出现于世。曼殊室利,诸净土中与上相违,当知八事甚为难得,二事易得”。
    释义 问:诸秽土中何事易得何事难得?诸净土中何事易得何事难得?答:诸秽土中八事易得:一学习外道邪见易得,二不明因果有苦易得,三种姓家世衰落易得,四不务正道恶行易得,五不守律仪数犯易得,六做不善事恶趣易得,七上乘实难下乘易得,八下劣意乐加行易得。二事难得:一增上意乐加行大乘之所游集难得,二值佛出世见佛难得;诸净土中与上相违,八事难得二事易得。
    《遁伦记》云:“第十四明秽土八事易得二事难得。净土翻此二事易得八事难得,如文可解”。
    经曰 尔时,曼殊室利菩萨白佛言:“世尊,于是解深密法门中,此名何教?我当云何奉持?”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:“善男子,此名如来成所作事了义之教。于此如来成所作事了义之教,汝当奉持。”说是如来成所作事了义教时,于大会中有七十五千菩萨摩诃萨,皆得圆满法身证觉。
    释义 经文易解。
    《遁伦记》云:“下立名时益,可知。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校稿:张立新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〇一七年六月六日初稿完成于成都
 
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/2/2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《解深密经》释义(三十八)1 下一篇 《解深密经》释义(三十八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