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:
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《解深密经》敬请关注!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《唯识三十颂》敬请关注!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,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。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,将分别与大家见面。 其目的是:同沾甘露相互共勉。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《录音下载》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。学习经论: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(依《成唯识论》为主,包括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、《五蕴论》、《八识规矩颂》)《摄大乘论》、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相关经典 1.阿含经典 选学 2.般若经典《金刚经》 《心经》 《维摩诘经》 3.了义经典 《楞伽经》《华严经》选学 4.中观类 《十二门论》、《中论》 5.祖师类 《六祖坛经》、祖师语录、禅宗公案 6.圣言量
当前位置:唯识,唯识学,唯识学网,马友生,马老师讲经,唯识二十论,唯识三十颂,金刚经释义 -> 经论释义栏目 -> 经论释义

TOP

《解深密经》释义(十三)(一)
2014-02-13 11:02:02 来源: 作者:马友生 【 】 浏览:2708次 评论:4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解深密经》释义(十三)马友生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分别瑜伽品第六(一)
    ——根据遁论记作解
    【《解深密经》录音第十三讲:分别瑜伽品第六(1)】
    论记云  第五慈氏菩萨请问止观义(前中又分二十六门)
    经 曰  尔时,慈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:“世尊,菩萨何依何住,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?”佛告慈氏菩萨曰:“善男子,当知菩萨法假安立,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,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。”
    注 解  【奢摩他】是梵语,汉译止。意即诸法实相是离言说戏论,无法可说。【毗钵舍那】是梵语,汉译观。意即诸法实相虽有言说分别,但离执著。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】是梵语,意即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(阿耨多罗)既周遍圆满(正等)又绝对正确(正觉),此有理事之分:在理上,一切有情本来具足的如来德相,是对圣不增对凡不减的诸法实相,又谓之涅磐、佛性、法界、无为法,毗卢舍那、真如、胜义谛等;在事上,菩萨经三大阿僧祗劫由修六度万行,所招感的三身(清净法身、圆满报身、千百亿化身)四智(成所作智、妙观察智,平等性智,大圆镜智)五眼(肉眼、慧眼、天眼、法眼、佛眼)六通(天眼智通、天耳智通、他心智通、宿命智通、神足智通、漏尽智通)等。总之,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谓佛所受用的大菩提大涅磐。
    释 义  初止观依止门。尔时,慈氏菩萨问佛:“世尊,菩萨于此胜义了义教何依何住,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?”佛答“:善男子,当知菩萨法(唯识性相)亦假名安立,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,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。“此意是说,若菩萨觉悟了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性,及不舍大乘教法和菩提大愿为依为住,于自觉觉他中修奢摩他毗钵舍那,即是菩萨以少方便速证菩提无上大法。
    经 曰 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:“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: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,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,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,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。于此四中几是奢摩他所缘境事,几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,几是俱所缘境事?”佛告慈氏菩萨曰:“善男子,一是奢摩他所缘境事,谓无分别影像。一是毗钵舍那所缘境事,谓有分别影像。二是俱所缘境事,谓事边际、所作成办。”
    释 义  第二止观所缘门。慈氏菩萨复问:“如世尊说四种所缘境事:一者有分别,二者无分别,三者事边际,四者所作成办。于此四中那些是奢摩他所缘,那些是毗钵舍那所缘,那些是俱所缘(止观双运)?”佛答:“一是奢摩他,谓无分别所缘影像。一是毗钵舍那,谓有分别所缘影像;二是俱(止观双运),谓事边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。”此意是说,菩萨于四种所缘境事,前二一是修止一是修观,后二是止观双运方可证得。修止修观,谓地前资粮位和加行位菩萨所缘境事。止观双运,谓修道位即十地菩萨所缘真如,及成佛后所缘一切有为无为功德,名事边际所作成办境事。
    《伦记》云:“景云,一有分别影像所缘境界者,是地前观智依教修时,即缘自变似法似义影像相分,以观心推求名有分别,有分别所变影像法义,名有分别影像所缘。二是无分别所缘影像者,亦是地前止心所变似法义境,止心名无分别心,无分别心所现影像故,名无分别影像。三事边际所缘境事者,即是十地中止观所缘真如,真如遍满一切事法,故名事边际境,亦可法无似有诸法,通名真如体遍名事边际。四所作成办所缘境者,谓在佛地,佛地所作一切成办,是故佛地止观所缘名成办境。泰云,第四以转依有为无为功德为境,故云成办。景云,一说于一切地具四所缘,止名无分别,观名有分别,止观双运名事边际,地行满足名所作成办,言二是俱所缘境。”
    经 曰  慈氏菩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,云何菩萨依是四种奢摩他毗钵舍那所缘境事,能求奢摩他能善毗钵舍那?”佛告慈氏菩萨曰:“善男子,如我为诸菩萨所说法假安立,所谓契经、应颂、记别、讽诵、自说、因缘、譬喻、本事、本生、方广、希法、论议,菩萨于此善听善受,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,即于如是善思惟法,独处空闲作意思惟,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,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,起身轻安及心轻安,是名奢摩他,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。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,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,观察胜解舍离心相,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,能正思择、最极思择、周遍寻思、周遍伺察,若忍、若乐、若慧、若见、若观,是名毗钵舍那,如是菩萨能善毗钵舍那。
    注 解 【十二部经】 佛教经典浩瀚无涯,由于所载事相不同,显其类别谓十二分教,故名十二部经;一契经,佛法是上契诸佛之理,下契众生之根,亦称契经。在体裁上,谓直说法义的长行文,如汉语中的散文与此相似;二应颂,长行文后加上偈颂,重受长行文法义,亦名重颂;三记别,佛预记弟子们后来受生之事,及授记成佛;四讽颂,只有偈颂,无有长行文,亦名孤起;五自说,法会中无弟子请问,唯佛自行宣说;六缘起,佛于何时何处为弟子们说法,或制定戒律等,都有他们的因缘缘起;七譬喻,佛法是对向涅磐彼岸的一只渡船,若弟子们一时理解不了,佛就打譬喻或讲故事,以引生学人般若之智;八本事,佛讲述弟子们过去世,在因地修行所经之事;九本生,佛讲述自己往昔时,在因地修行所经之事;十方广,佛为众生说法,既方正广大又真俗圆融,具有理无碍事无碍,理事无碍事事无碍,特别是大乘教法;十一希法,佛和弟子们所显示的无上智慧,和所受用的涅磐境界,在世上甚为希有和不可思议;十二论议,记佛与弟子在真理和法义上,是反复辩论和依理问答。
   

 
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/2/2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《解深密经》释义(十四) 下一篇《成唯识论》释义(二十三)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