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:
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《解深密经》敬请关注!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《唯识三十颂》敬请关注!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,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。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,将分别与大家见面。 其目的是:同沾甘露相互共勉。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《录音下载》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。学习经论: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(依《成唯识论》为主,包括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、《五蕴论》、《八识规矩颂》)《摄大乘论》、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相关经典 1.阿含经典 选学 2.般若经典《金刚经》 《心经》 《维摩诘经》 3.了义经典 《楞伽经》《华严经》选学 4.中观类 《十二门论》、《中论》 5.祖师类 《六祖坛经》、祖师语录、禅宗公案 6.圣言量
当前位置:唯识,唯识学,唯识学网,马友生,马老师讲经,唯识二十论,唯识三十颂,金刚经释义 -> 经论释义栏目 -> 经论释义

TOP

《成唯识论》释义(七)
2011-04-06 09:52:25 来源: 作者:马友生 【 】 浏览:1328次 评论:1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《学习成唯识论》和《述记》部分心得体会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初阿赖耶识等(《唯识三十颂》:第十二讲)

      论曰  此识与几心所相应?常与触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相应。阿赖耶识无始时来,乃至未转於一切位,恒与此五心所相应,以是遍行心所摄故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问:第八阿赖耶识与哪些心所相应呢?答:常与触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相应。谓阿赖耶识无始时来,乃至未转依成佛前於一切位(资粮、加行、见道、修道、究竟),恒常与此心所,不论有漏无漏决定相应,以是遍行心所摄故。

      论曰  触谓三和分别变异,令心心所触境为性,受想思等所依为业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触者,谓此识根、境、识三和,皆有顺生心所功能名之变异,触亦有顺生心所功能领似彼三名之分别,根随变异力引触起时胜彼识境。此意是说,根、境、识相触,既能令心所所依受想思等为业,亦能令受想思等依心心所为用,根随分别变异力起,谓之胜彼识境。

      论曰  作意谓能警心为性,於所缘境引心为业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作意者,谓此令心警觉,於所缘境应能引起心所回趣异境。《述记》云:“谓作意等并未生位其作意种,义警应生心之种曰可起趣境,非警一切心之种子,彼未缝缘不定生故。作意警心有二功力:一者令心未起正起,二者令心起已趣境故。”

      论曰  受谓领纳顺、逆、俱非境相为性,起爱为业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受者,谓此识领纳顺(乐受)、违(苦受)、俱非(非苦非乐)三境相,此有合离非二之欲:一若於顺境未得乐受欲求合之,已得乐受欲不离之;二若於逆境未得苦受欲不合之,已得苦受欲求离之,能起合离非二欲故,唯依无明触所生受,皆由苦乐起爱为业。

      论曰  想谓於境取像为性,施设种种名言为业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想者,《述记》云:“此安立取像异名,谓此是青非非青等,作此分齐而取共相名为安立,由取此像便起名言此是青等,性类众多故名种种。诸论说名为其想者,从因而说说想为名,从果而说如世人言,汝想是何名是何等,此业但是意俱之想,余识俱想不起名故,设疏起名亦无失者。第八识想如何起名,由此故知此业不遍。”

      论曰  思谓令心造作为性,於善品等役心为业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思者,《述记》云:“由思了别,谓邪正等行即身、语业,此行之因即善、恶境,由了此境相故思作业,起善、恶等事故,言取境正因等相是思之业。问:思令心作为亦令彼心所法作不?若亦令心所作何故不说?若唯令心作,何故不同作意亦令心所作?行相实同作意亦令心所造作,以心胜故但说作心。”

      论曰  此五既是遍行所摄,故与藏识决定相应,其遍行相后当广释。此触等五与异熟识行相虽异,而时依同所缘事等,故名相应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此触等五遍行心所所摄,故与第八含藏识决定相应,其遍行相后面自当广释。此触等五心所与异熟识行相虽然有异,而事等、处等、时等、所依等相应。

      论曰  此识行相极不明了,不能分别违顺境相,微细一类相继而转,是故唯与舍受相应。又此相应受唯是异熟随先引业转,不待现缘任善恶业势力转故,唯是舍受。苦乐二受是异熟生非真异熟,待现缘故非此相应;又由此识常无转变,有情恒执为自内我,若与苦乐二受相应便有转变,宁执为我?故此但与舍受相应。若尔,如何此识亦是恶业异熟?既许善业能招舍受,此亦应然舍受不违苦乐品故,如无记法善恶俱招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对此识行相极不明了,复有五义。问一:为何第八异熟识行相极不明了?答;因此识行相极不明了,是为舍受相。若有苦、乐二受,即非舍受相;问二:为何第八异熟识不能分别违、顺二境相?答:因此识取中庸道,是为舍受相。若是苦、乐二受取违、顺境,即非舍受相;问三:为何第八异熟识行相微细难知?答:因此识行相微细难知,是为舍受相。若有苦、乐、忧、喜等粗相,即非舍受相;问四:为何第八异熟行相皆由一类?答:因此识行相故成一类,是为舍受相。若有苦有乐必有易脱相,即非舍受相;问五:为何第八异熟识行相相续?答:因此识恒常相续,是为舍受相。若有苦、乐二受必有间断,即非舍受相。此五义显阿赖耶识唯与不苦不乐舍受相应;又此识唯是异熟者,乃随先世引业不待现缘任其善恶势力而转,唯是舍受。今世所感苦乐二受是此识异熟生,即非真异熟。若能分别真异熟者,真异熟必待现缘必定取境,与舍受非此相应,即非异熟;又此识常无转变者,是指有情恒执第八阿赖耶识见分为自内我,第八阿赖耶识见分回过来又缘第七末那识为境,故有我爱执藏义。第八异熟识若与苦乐相应便有转变,宁执为我耶?以上说明第八异熟识但与不苦不乐的舍受相应。若果说此识亦是恶业异熟,即许善业能招舍受,第八阿赖耶识岂不成了苦乐二品?此亦应然舍受不违苦乐品,如无记法一样,是善恶俱招,无有分别。

      论曰  如何此识非别境等心所相应互相违故?谓欲希望所乐事转,此识任运无所希望;胜解印持决定事转,此识瞢昧无所印持;念唯明记曾习事转,此识昧劣不能明记;定能令心专注一境,此识任运刹那别缘;慧唯简择德等事转,此识微昧不能简择。故此不与别境相应,此识唯是异熟性故。善、染污等亦不相应,恶作等四无记性者,有间断故定非异熟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为何第八异熟识不与别境心所相应,而是互相有违呢?如欲,於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,而此识不乐所观境,随其任运故无有欲;如胜解,於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,而此识懵然闇昧无所印持故无胜解;如念,於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,而此识愚昧低劣,不能明记曾所受境故无有念;如定,於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,而此识刹那别缘,不能专注一境故无有定;如慧,於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,而此识微弱闇昧,不能分别所观之境故无有慧,故此识不与别境心所相应。由于此识唯是异熟性,与善、染污等亦不相应。恶作等四不定心所有间断,非一切时常相续定非异熟故。

      论曰  法有四种,谓善、不善、有覆无记、无覆无记。阿赖耶识何法摄耶?此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性故,异熟若是善、染污者,流转、还灭应不得成;又此识是善染依故,若善染者互相违故,应不与二俱作所依;又此识是所熏性故,若善染者如极香臭应不受熏,无熏习故染净因果俱不成立,故此唯是无覆无记。覆谓染法障圣道故,又能蔽心令不净故,此识非染故名无覆。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,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,此非善恶故名无记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法有善性、恶性(非善)、有覆无记性,无覆无记性四种。第八异熟识既不造善亦不造恶,亦无我执亦无法执,於善、染法等故无任何覆蔽,此识属无覆无记性。《述记》对有情善、非善,无记等自性,作了一个简择云:“此最初问法有四种,何法所摄?大乘亦有自性善等,如本释中此三种性,或各分二,一世俗二胜义:有为善法名世俗善,招世、出世可爱果故,粗重生灭非安隐故。无为善法名胜义善,最极寂静性安隐故。诸极恶法名世俗不善,能招粗显非爱果故。诸有漏法名胜义不善,自性粗重不安隐故。有为无记法名世俗无记,不能招爱、非爱果故,自性粗重滥不善故。虚空、非择灭名胜义无记,不招二果无所滥故;或各分三,善有三者:一感爱果善谓有漏善法,二性巧便善谓有为善法,三性安隐善谓无为善法。不善三者:一感非爱果不善谓极恶法,二性非巧便不善谓染污法,三性不安隐不善谓有漏法。无记三者:一相应无记谓诸无记心、心所法,二不相应无记谓无记色、不相应行,三真实无记谓虚空、非择灭;或各分四,善有四者:一自性善谓信等十一唯善心所,二相应善谓信等相应心、心所法,三等起善谓诸善色、不相应行、种子善者准义亦尔,四胜义善谓善无为。不善四者:一自性不善谓无惭等十唯不善心所,二相应不善谓无惭等相应心、心所法,三等起不善谓不善色、不相应行种子亦尔,四胜义不善谓有漏法。无记四者:一能变无记谓诸无记心、心所法,二所变无记谓无记色法、种子亦尔,三分位无记谓无记不相应法,四胜义无记谓虚空、非择灭。(如对法第三末、第四卷初诸门解善等,皆以此义通释于彼,此中一一如理应知)”。异熟识若是善、染污者,十二缘起法说流转门和还灭门应不得成;又此识若是善、染污者,即非异熟。《述记》云:“此识既是果报之主,为善、染法所依止,既恒是善应不为恶依,是恶亦不为善依,互相违故何得与二俱作所依”;又此识是所熏性,若善、染者,如极香极臭应不受熏,无受熏故染净因果俱不成立,故此唯是无覆无记性也!覆谓染法能障圣道,又能蔽心令不清净,此识非染故名无覆记,谓於善恶有爱非爱果,及殊胜之自体可记别故,此非善恶故名无记。

      论曰  触等亦如是者,谓如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性摄,触、作意、受、想、思亦尔,诸相应法必同性故。又触等五如阿赖耶识亦是异熟、所缘行相俱不可知、缘三种境、五法相应、无覆无记,故说触等亦如是言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触等亦如是者,谓如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性摄,与阿赖耶识相应的触等五遍行,亦是无覆无记性摄。何以故?诸相应法必然同性。又触等五遍行如阿赖耶识一样,只有自性分别:一是异熟,二是所缘行相俱不可知,三是缘种子、根身、器界三种境,四是触等五法相应,五是无覆无记性,故说触等亦如是。

      论曰 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,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,是界趣生施设本故,性坚持种令不失故;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,因灭果生非常一故,可为转识熏成种故。恒言遮断转表非常,犹如暴流因果法尔。如暴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,此识亦尔。从无始时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漂溺有情令不出离。又如暴流虽风等击起诸波浪而流不断,此识亦尔。虽遇众缘起眼识等而恒相续。又如暴流漂水下上鱼草等物随流不舍,此识亦尔。与内习气外触等法恒相随转。如是法喻意显此识无始因果非断常义,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,果生故非断因灭故非常,非断非常是缘起理,故说此识恒转如流。

      释义  阿赖耶识刹那生灭,为断为常非断非常,以恒转故。恒言遮断,谓此识无始时来,一类相续常无间断,於三界五趣性坚持种令不失坏;转表非常,谓此识无始时来,念念生灭前后变异。眼等前七识为能熏,此识为所熏,如前言三法辗转因果同时,种子遇缘起现行,现行又复熏种子,如炷生焰焰生燋炷,种子在第八阿赖耶识变异成熟,随引业自有此识的异熟生,异熟与异熟生谓之异熟果。果又成因常无间断,犹如暴流非断非常,以恒转故致使有情长时漂溺生死令不出离;此识又如暴流,虽遇风等缘击起诸波浪而流不断,虽遇众缘起眼等诸识而恒相续;又如暴流漂水上草水下鱼等物随流不舍。说明此识与内习气外触法等恒相随转。如上譬喻意显此识无始时来因果非断常之义,谓此识性无始时来刹那刹那果生因灭——果生故非断、因灭故非常,非断非常是为阿赖耶识因缘缘起正理,故说此识恒转如暴流。

 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《成唯识论》释义(八) 下一篇《成唯识论》释义(六)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