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公告:
2011年8月1日起马友生先生开讲《解深密经》敬请关注! 2010年9月21日起由马友生先生讲解《唯识三十颂》敬请关注! 为了让初学唯识法相的学者,对佛三时中道了义教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。我们选择了一批重要经典,将分别与大家见面。 其目的是:同沾甘露相互共勉。所学经论录音在本网站《录音下载》栏目中可以下载收听。学习经论: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(依《成唯识论》为主,包括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、《五蕴论》、《八识规矩颂》)《摄大乘论》、《阿毗达磨杂集论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相关经典 1.阿含经典 选学 2.般若经典《金刚经》 《心经》 《维摩诘经》 3.了义经典 《楞伽经》《华严经》选学 4.中观类 《十二门论》、《中论》 5.祖师类 《六祖坛经》、祖师语录、禅宗公案 6.圣言量
当前位置:唯识,唯识学,唯识学网,马友生,马老师讲经,唯识二十论,唯识三十颂,金刚经释义 -> 经论(原文)

TOP

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二十七(一)
2015-10-29 15:49:28 来源: 作者: 弥勒菩萨说 【 】 浏览:2597次 评论:0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二十七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弥勒菩萨说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
   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二
    云何缘性缘起所缘。谓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堕正道理。谓观待道理,作用道理,证成道理,法尔道理。唯有诸法能引诸法;无有作者及以受者。是名缘性缘起所缘。于此所缘作意思惟;痴行增上补特伽罗所有痴行皆得微薄,于诸痴行心得清净,是名缘性缘起所缘。
    云何界差别所缘。谓六界差别。一地界,二水界,三火界,四风界,五空界,六识界。
    云何地界。地界有二。一内二外。内地界者:谓此身中内别坚性,坚鞕所摄地地所摄,亲附执受。外地界者:谓外坚性,坚鞕所摄地地所摄,非亲附非执受。又内地界其事云何。谓发毛爪齿,尘垢皮肉,骸骨筋脉,肝胆心肺,脾肾肚胃,大肠小肠,生藏熟藏及粪秽等,名内地界。又外地界其事云何。谓瓦木块砾树石山岩,如是等类名外地界。
    云何水界。水界有二。一内二外。内水界者:谓此身中内别湿性,湿润所摄水水所摄,亲附执受。其事云何。谓泪汗洟唾,肪膏脂髓,热痰脓血,脑膜尿等,名内水界。外水界者:谓外湿性,湿润所摄水水所摄,非亲附非执受。其事云何。谓井泉池沼陂湖河海,如是等类名外水界。
    云何火界。火界有二。一内二外。内火界者:谓此身中内别温性,温热所摄暖暖所摄,亲附执受。其事云何。谓于身中所有温暖,能令身热等热遍热。由是因缘,所食所饮所啖所尝易正消变。彼增盛故,堕蒸热数。如是等类,名内火界。外火界者:谓外温性,温热所摄暖暖所摄,非亲附非执受。其事云何。谓于人间依钻燧等,牛粪末等以求其火。火既生已;能烧牛粪,或草或薪,或榛或野,或山或渚,或村村分,或城城分,或国国分。或复所余如是等类,名外火界。
    云何风界。风界有二。一内二外。内风界者:谓此身中内别风性,风飘所摄,轻性动性,亲附执受。其事云何。谓内身中有上行风,有下行风,有胁卧风,有脊卧风,有腰间风,有臗间风,有小刀风,有大刀风,有针刺风,有毕钵罗风,有入出息风,有随支节风。如是等类名内风界。外风界者:谓外风性,风飘所摄,轻性动性,非亲附非执受。其事云何。谓在身外,有东来风,有西来风,有南来风,有北来风,有有尘风,有无尘风,有狭小风,有广大风,有毗湿婆风,有吠蓝婆风,有风轮风,有时大风,卒起积集,折树颓墙,崩山荡海,既飘鼓已,无所依凭自然静息。若诸有情欲求风者:动衣摇扇及多罗掌。如是等类名外风界。
    云何空界。谓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。由此吞咽,于此吞咽,既吞咽已,由此孔穴便下漏泄。如是等类说名空界。
    云何识界。谓眼耳鼻舌身意识。又心,意,识,三种差别是名识界。
    若诸慢行补特伽罗,于界差别作意思惟;便于身中离一合想,得不净想;无复高举憍慢微薄;于诸慢行心得清净。是名慢行补特伽罗,由界差别净行所缘。
    云何阿那波那念所缘。谓缘入息出息念,是名阿那波那念。此念所缘入出息等,名阿那波那念所缘。当知此中入息有二。何等为二。一者入息,二者中间入息。出息亦二。何等为二。一者出息,二者中间出息。入息者:谓出息无间内门风转;始从面门鼻门,乃至脐处。中间入息者:谓入息灭已,乃至出息未生,于其中间在停息处,暂时相似微细风起;是名中间入息。如入息中间入息,出息中间出息,当知亦尔。此中差别者,谓入息无间外门风转;始从脐处乃至面门,或至鼻端,或复出外。入息出息有二因缘。何等为二。一牵引业,二脐处孔穴,或上身分所有孔穴。入息出息有二所依。何等为二。一身二心。所以者何。要依身心入出息转,如其所应。若唯依身而息转者;入无想定入灭尽定,生无想天诸有情类,彼息应转。若唯依心而息转者;入无色定生无色界,彼息应转。若唯依身心而转,非如其所应者;入第四静虑,若生于彼诸有情类,及羯罗蓝頞部昙闭尸等位诸有情类,彼息应转。然彼不转。是故当知要依身心,入出息转,如其所应。入息出息有二种行。何等为二。一者入息向下而行;二者出息向上而行。入息出息有二种地。何等为二。一粗孔穴,二细孔穴。云何粗孔穴。谓从脐处孔穴乃至面门鼻门;复从面门鼻门乃至脐处孔穴。云何细孔穴。谓于身中一切毛孔。入息出息有四异名。何等为四。一名风,二名阿那波那,三名入息出息,四名身行。风名一种是风共名;余之三种是不共名。
    修入出息者有二过患。何等为二。一太缓方便,二太急方便。由太缓方便故;生起懈怠,或为惛沉睡眠缠扰其心,或令其心于外散乱。由太急方便故;或令其身生不平等,或令其心生不平等。云何令身生不平等。谓强用力持入出息。由入出息被执持故;便令身中不平风转。由此最初于诸支节皆生战掉;名能战掉。此战掉风若增长时能生疾病。由是因缘,于诸支节生诸疾病。是名令身生不平等。云何令心生不平等。谓或令心生诸散乱;或为极重忧恼逼切。是名令心生不平等。又此阿那波那念,应知略有五种修习。何等为五。一算数修习,二悟入诸蕴修习,三悟入缘起修习,四悟入圣谛修习,五十六胜行修习。
   

 
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/4/4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二十八 下一篇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二十六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唯识学小组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安博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