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	      三善十一者 
	      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自利利他。 
	      一信,二精进,三惭,四愧,五无贪,六无瞋,七无痴,八轻安,九不放逸,十行舍,十一不害。 
	      1、信 深信佛法真实不虚,名信有实;深信佛法僧三宝功德,名信有德;深信自身于世出世有能力成就希望,名信有能。此三心净为性,对治不信,乐善为业。 
	      2、精进 于修善断恶,勇悍为性,对治懈怠,满善为业。 
	      3、惭 做不善事,恐自心受责,崇重贤善为性,对治无惭,止息恶行为业。 
	      4、愧 做不善事,恐社会舆论,轻拒暴恶为性,对治无愧,止息恶行为业。 
	      5、无贪 于五欲乐(色声香味触),不生贪求,无著为性,对治贪著,作善为业。 
	      6、无瞋 于诸逆境,无恚为性,对治瞋恚,作善为业。 
	      7、无痴 于诸事理,明解为性,对治愚痴,作善为业。 
	      8、轻安 远离粗重,调畅身心,堪任为性,对治昏沉,转依为业。 
	      9、不放逸 精进三善根(无贪、无瞋、无痴),于所断(恶)修(善),防(恶)修(善)为性,对治放逸,成满一切世出世善事为业。 
	      10、行舍 精进三善根,令心平等(于定境)正直,无功用住为性,对治掉举,静住为业。 
	      11、不害 悲悯有情,不忍相害,无瞋为性,能对治害,悲悯为业。(责任编辑:唯识学) | 
